中心介绍

中心介绍

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心介绍

四川大学立足学科前沿,着眼学校未来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积极搭建基础平台。2014年经过规划、论证,筹措建设资金,启动了四川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建设。2016年中心建成的首期计算资源的CPU计算能力能达到63.21 TFlops。

目前,整个高性能计算系统共有计算节点48台,由34台双路计算节点、7台四路胖节点、2台GPU计算节点、5台双路登录、管理节点组成,提供不少于63.21TFLOPS的双精度理论峰值计算能力、不少于192TB裸容量和聚合带宽不少于10 GB/s的分布式并行存储系统。集群系统登录和管理系统由5台双路节点构成,使用56Gb/s FDR InfiniBand交换机组建低延迟高速网络,使用48端口千兆交换机组建集群系统管理网络。高性能计算平台集群系统软件包括集群管理系统,提供系统监控、管理、告警、统计、作业调度等功能和组件;以及其它相关的HPC开发和编译运行环境,可支持跨学科的专业计算软件的运行需要。

中心云计算平台针对多台四路刀片服务器,采用vCenter标准版和vSphere企业增强版进行服务器虚拟化和管理,采用Horizon View 6.0标准版进行不少于100个并发用户的云桌面建设,采用统一多协议集群架构存储系统,裸容量不少于96TB。中心可为MOOC平台探索性的建设及其他信息化的应用提供计算资源。

自中心建设和投入使用以来,高性能计算应用逐渐增多,逐渐形成了一个稳定、可靠、高效的全校教学、科研公共计算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计算资源,通过计算中心的资源整合和统一管理,彻底变革了校内部分高性能计算用户的使用模式,对学校多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心机房

中心现有曙光刀片服务器、交换机、空调、监视器等设备84台套,总资产约为701.97万元。另外,中心租用IBM大型机Z101台,价值2000万美元。中心服务器等设备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是学校设备利用率最高的中心之一。

中心系统拓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