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

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规章制度

四川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管理办法

本着促进人才培养,推动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的建设方针,2016年12月四川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正式投入运行。本中心旨在为教学及科研服务的高性能计算平台,在此基础之上,为四川大学各学院、各研究所、各学科提供统一开放、共享服务的公共计算服务平台。

目前整个高性能计算系统共有计算节点48台,由34台双路计算节点、7台四路胖节点、2台GPU计算节点、5台双路登录、管理节点组成,提供不少于63.21TFLOPS的双精度理论峰值计算能力、不少于192TB裸容量和聚合带宽不少于10 GB/s的分布式并行存储系统。集群系统登录和管理系统由5台双路节点构成,使用56Gb/s FDR InfiniBand交换机组建低延迟高速网络,使用48端口千兆交换机组建集群系统管理网络。高性能计算平台集群系统软件包括集群管理系统,提供系统监控、管理、告警、统计、作业调度等功能和组件;以及其它相关的HPC开发和编译运行环境,可支持跨学科的专业计算软件的运行需要。

1 总则

为进一步规范四川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简称计算中心)资源的使用和管理,合理高效的利用计算资源为我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服务,保障我校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大规模计算的需求,依据校有关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使用规定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2 用户范围及开放原则

2.1用户范围

目前计算中心仅受理我校教职员工的上机申请机,不受理学生申请开户,但如课题组确有必要申请子帐号,则由课题组负责人提出申请,经计算中心审核通过则可予以开设。计算中心在优先保证满足校内计算需求的前提下,后期可适当开放部分资源供校外用户使用。

2.2开放原则

集群计算机系统投入大、运行和维护费用高,为使其充分发挥效用,在对外开放服务中,将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1.坚持独立运行管理、独立核算、公共服务原则,技术队伍主要承担技术服务工作以及平台本身的技术研发工作,在与科研项目开展的合作研究中只承担计算服务工作。

2.坚持广泛受益原则,为全校各学科服务。服务工作中优先保证对大规模科学计算需求强烈的用户使用,特别是冲击国际前沿水平、涉及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或涉及国民经济重大应用的国家级课题。

3.坚持并不断优化服务机制,维持平台的可持续运行。对于重要的前沿探索和实质性合作研究项目以及取得重大成果的高水平课题,经用户委员会评议以及四川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审批,可获取计算资源奖励,具体见7奖励办法部分。

4.坚持协商机制,对平台的建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在平台上发生的利益矛盾依靠用户委员会集体讨论,向领导部门提出建议。

3 上机流程

申请上机:若用户希望上机,则用户提交《上机申请书》(附件1),由学院领导、所领导或用户课题组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完成后将原件提交给四川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四川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评审后,确定用户的上机资格。

上机:用户正式上机前应仔细阅读《上机承诺》和《保密协议》、《用户手册》。用户账号开通后,技术工程师将通过电子邮件及电话通知用户。

技术支持:用户上机期间若需对资源进行调整,可向计算中心提出申请。

正式上机过程中四川大学高性能中心的技术工程师,将为用户提供资源调整、上机操作、作业管理等基本技术支持,全程为用户提供服务。

4 使用管理

1.用户账号正式开通后即获得平台登录节点的Web Portal、Linux Shell环境和登录节点的访问权限。

2.严禁用户在本系统上从事涉密项目!!!

3.用户只能通过登录节点上的作业管理系统提交作业,按先来后到的原则排队计算,严禁绕过作业管理系统越权访问计算节点。

4.系统资源分配和作业队列策略的规则由计算中心委员会讨论制订,最新规则请参见正式通知。

5.用户不得以任何手段窃取他人账号,越权访问他人文件,窃取他人研究成果,违禁者将追究其责任。

6.用户应当自觉尊重知识产权,不在计算中心集群上安装、复制或传播盗版软件。

7.用户在使用集群时若发现异常,请及时向计算中心报告。

8.根据用户及其研究内容设定用户作业及其使用计算资源的优先级。冲击国际前沿水平、涉及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或涉及国民经济重大应用的国家级课题用户拥有使用计算资源的较高优先级,此类用户需要提前向计算中心提出申请。

管理员定期向用户收集通过计算中心产生的成果,并根据用户的研究进度和成果调整用户使用计算资源的优先级。

5 队列策略

5.1登录节点

SSH:202.115.63.1

WEB/VNC:202.115.63.2

Gridview:http://202.115.63.3:6080

导航网站:http://202.115.63.4

5.2编译节点

进入登录节点后,执行命令:SureCOM,执行过程参考如下:

[root@login1~]#SureCOM

Last login: Fri Mar 30 18:07:35 2018 from 10.10.10.17

############################################################

Welcome to HPC Center !!!

############################################################

compile node

------------------------------------------------------------

node201 16 cores 64G mem

------------------------------------------------------------

############################################################

Anyone is not allowd to run jobs without PBS.

HPC Center

2016-12-11

############################################################

[root@compile~]#

5.3low队列

提交作业时默认队列。具体规则如下:

单用户最大同时运行作业数量:10个

单用户最多队列作业数量(包含计算、排队等多种状态):20个

单任务最大运行时间:480小时(20天)

资源节点:33个双路节点

5.4smp队列

提交作业时需单独指定,用于大体系、大内存任务计算。具体规则如下:

单用户最大同时运行作业数量:不限制

单用户最多队列作业数量(包含计算、排队等多种状态):不限制

单任务最大运行时间:不限制

资源节点:7个四路节点

5.5gpu队列

提交作业时需单独指定,用于GPU任务计算。具体规则如下:

单用户最大同时运行作业数量:2个

单用户最多队列作业数量(包含计算、排队等多种状态):4个

单任务最大运行时间:不限制

队列最大同时运行作业数量:8个

资源节点:2个双路GPU节点

5.6high队列

提交作业时需单独指定,用于具有较高优先级或重点课题任务计算。具体规则如下:

单用户最大同时运行作业数量:不限制

单用户最多队列作业数量(包含计算、排队等多种状态):不限制

单任务最大运行时间:不限制

资源节点:所有节点

6 成果报告

用户有义务向四川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提交《用户成果报告》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计算中心有权引用用户成果报告中的内容。

各用户在发表科研论文或技术报告,以及在参加有关学术会议时,请声明是由四川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the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Center of Sichuan University, China )支持的结果,以扩大高性能计算中心的影响。以下为中英文标注参考范文:

中文:本论文/课题/项目得到四川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的支持

英文:This paper/research subject/research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the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Center of Sichuan University, China

7 奖励办法

为鼓励用户利用高性能计算作出更好的研究成果,计算中心将对符合以下条件的校内用户予以使用计算资源的优先级。具体细则如下:

1.校内用户有义务定期提交《用户成果报告》(半年为一期),包含申报项目进展及获得成果等内容。计算中心将根据申报成果,调整用户使用计算资源的优先级。

2.鼓励用户随时申报在平台计算中获得的阶段性成果或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并认真撰写《高性能计算平台应用案例》,计算中心将根据获得成果及案例撰写质量,调整用户使用计算资源的优先级。

3.鼓励用户在国际顶级期刊(如nature、science等)发表论文。如有论文发表,调整用户使用计算资源的优先级。

4.奖励工作每半年组织一次,由四川大学计算中心批准执行。

8 公布实施

1.四川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对本《管理办法》拥有最终解释权。

2.本《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试行。